使用轮胎紧急刺穿维修套件
轮胎紧急刺穿维修套件 (TMK1) 可用于密封刺穿孔。使用前通读所有说明。
概览

电缆
空气软管
减压阀
保护盖
标签,最大容许速度
罐架(橙色盖)
压力表
密封胶罐
开关
连接

注意
使用之前不要破坏胶罐密封。密封在胶罐旋入时就会打开。
警告
使用轮胎密封系统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 密封胶罐含有1.2-乙醇和天然橡胶乳胶。吞食这些物质对人体有害。
- 罐中的物质可能引起过敏性皮肤反应,或者可能对呼吸道、皮肤、中枢神经系统和眼睛造成潜在危害。
注意事项:
- 存放在儿童接触不到的地方。
- 摄入有害。
- 避免长期或反复接触皮肤。如果密封液接触到衣服,将衣服脱下。
- 处理后要彻底清洗。
急救:
- 皮肤:用肥皂和清水清洗接触部位的皮肤。如果出现症状,请就医。
- 眼睛:用大量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偶尔提起上下眼睑。如果出现症状,请就医。
- 吸入:将受到危害的人员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如果刺激依然存在,请就医。
- 误食:不得催吐,除非得到医务人员的指示。请就医。
- 弃置:将本品及其容器置于有害物或特殊废弃物收集点。
警告
不要在使用轮胎紧急刺穿维修套件时拆卸密封胶罐或空气软管。
准备事项
如果在有车辆通行的地点修补轮胎,请放置三角警示牌并启用危险警告灯。
如果刺穿由钉子或相似物体造成,则将刺穿物留在轮胎中。它有助于密封刺穿孔。
取下固定在压缩机一侧的最大允许车速标牌。将其醒目地粘贴在挡风玻璃上,作为遵守限速的提醒。使用轮胎紧急刺穿维修套件之后,驾驶速度不可超过80公里/小时(50英里/小时)。
检查开关位于0(关)位置,并找到电缆和空气软管。
从压缩机上旋下橙色盖,然后旋下密封胶罐上的罐塞。
将密封胶罐旋入罐架底部。
密封胶罐和罐架上配备有反向锁扣,以防密封胶泄漏。旋入密封胶罐后,则无法将其再次从罐架旋出。密封胶罐必须在维修中心拆下 – 请联系Polestar Customer Support Polestar客户支持部门。
警告
不要拧松胶罐,其装配有反向锁扣以防止泄漏。
松开车轮的防尘盖,将空气软管阀的接头旋至轮胎气阀螺纹的底部。
检查确认空气软管上的减压阀已完全拧紧。
开始密封轮胎
将电缆连接到行李箱内的12 V电源插座,然后启动汽车。
警告
车辆运行时,不要将儿童置于无人看管的车内。
要启动压缩机,请将开关拨到位置I(开)。
压缩机启动时,压力可增加至6 bar (88 psi),但约在30秒后下降。
警告
操作压缩机时切勿站在轮胎旁边。如果出现裂痕或不平现象,就必须立即关闭压缩机。不可继续行驶。呼叫道路救援,将车辆送到轮胎中心。建议您联系Polestar Customer Support (Polestar客户支持部门)。
将轮胎充气7 分钟。
重要信息
压缩机运行时间不得超过10分钟 - 否则有过热风险。
关闭压缩机,检查压力表上的压力。最低压力1.8 bar (22 psi),最高3.5 bar (51 psi)。如果轮胎胎压太高,请用减压阀释放空气。
警告
若压力低于1.8 bar (22 psi),则表示轮胎穿孔过大。不可继续行驶。呼叫道路救援,将车辆送到轮胎中心。建议您联系Polestar Customer Support (Polestar客户支持部门)。
关闭压缩机并断开电缆。
将空气软管从轮胎充气阀旋下,将防尘盖重新安装至轮胎上。
注意
- 轮胎充气后,务必重装防尘盖,以免轮胎气门受砂砾尘土等损害。
- 仅使用塑料防尘盖或纯正的Polestar防尘盖。
将保护盖安装在空气软管上,以免剩余的密封胶泄漏。将装备放到行李箱中。
立即以不超过80公里/小时(50英里/小时)的速度行驶至少3公里(2英里),使密封胶密封轮胎,随后执行后续检查。
警告
开始旋转时,轮胎将从刺穿孔中喷出密封液。请确保驾车离开时,没有人站在车辆附近并被密封液溅到。距离应至少为2米(7英尺)。
后续检查
连接轮胎充气阀上的空气软管,并将阀连接器旋至轮胎充气阀螺纹的底部。压缩机必须关闭。
读取压力表上的轮胎胎压。
- 如果轮胎胎压低于1.3 bar (19 psi) ,表示轮胎未完全密封。此时不可继续行驶。呼叫道路救援服务进行救援。
- 如果轮胎胎压超过1.3 bar (19 psi),则应将轮胎充气至驾驶员侧车门立柱上的轮胎胎压标签中所指定的压力(1 bar = 100 kPa = 14.5 psi)。如果轮胎胎压太高,请用减压阀释放空气。
警告
定期检查轮胎胎压。
Polestar建议将车开至最近的维修中心2以更换/维修损坏的轮胎。并通知授权维修中心人员轮胎含有密封胶。
密封胶罐和软管在使用后必须更换 – 请联系Polestar Customer Support Polestar客户支持部门。
警告
使用涂有密封液的轮胎最多可行驶200公里(120英里)。
注意
压缩机是电气设备。应遵守当地关于废弃物管理的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