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清洁”真相!

电动车辆一向以“清洁”标榜。我们自己对此深感内疚。在某些方面,这种说法毋庸置疑。内燃机车辆的二氧化碳年平均排放量为4.6吨。而电动车辆的平均排放量为0。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但有一点非常重要,这并不是全部的真相。举例来说,如果电动车辆充电所使用的电能本身不清洁,那么它的碳足迹就会扩大。排放并没有消除,只是从车辆自身转移到了它的动力来源。这是一场污染骗局,没有赢家。

当前,全球疫情的蔓延改变了我们所认识的世界:游客减少了,空气污染减轻了。世界各地的天空一反常态地变得湛蓝且无比纯净,这也正好提醒人们必须重视起节能减排问题。对于电动车辆而言,这也是一次非常具有说服力的宣传。现在,消费者亲眼目睹了实现电动化的意义所在。

不过,消费者的观望态度也情有可原。前面提到的“粉饰”电动车辆的情况引人深思,无论使用内燃机车辆还是电动车辆,二氧化碳排放水平仍居高不下。“柴油门”排放测试作弊丑闻进一步动摇了消费者对汽车制造商的信任。“一个家庭选择购买柴油车的出发点是希望能够有助于保护环境。”Polestar首席执行官Thomas Ingenlath最近的一篇专栏文章中指出,“然而,他们被骗了。”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做到完全透明。诚实面对我们取得的进步以及遭遇的挫折。公开电动车辆对环境的真实影响以及所涉及供应链和制造过程的实际情况,并阐明如何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很快会明确说明我们当前为解决这些问题所做的种种努力。我们希望其他相关方也能开诚布公。这符合所有各方的最大利益:包括消费者、制造商以及我们所处的环境。

澄清“清洁”真相成为了当务之急,刻不容缓。

相关

志趣相投:GANNI

极星与丹麦时尚品牌GANNI履行打破传统的共同承诺,联手参加哥本哈根时装周。我们采访了GANNI的创始人Nicolaj Reffstrup,倾听他对道德义务、创新型低碳解决方案以及不可持续问题的见解。